這些是做印式咖哩豆的基本材料與香料這道健康佳餚是印度太太如詩 (Ruth) 教我的。
如詩本人其實是個白人醫生。她出身良好,父母都是大學教授。雖然身為主流人士,但為人親切,溫文有禮,低調樸素。或許因為嫁了個來自馬來西亞皮膚黝黑的印度先生之故,對待我們這些外來的移民+有色人種態度十分開放友善。
結識如詩是因為孩子的緣故。我的兩個孩子與她的同年,孩子們幼幼期時上同一所 preschool。 她個性謙遜,樸實無華,是個很容易相處的人。
如詩的先生哈瑞人比較特別。哈瑞擁有高學歷,但出身平寒,是個政治上的大左派, 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頗不以為然。哈瑞先生宗教信仰偏向印度教與佛教。他反對因口腹之慾而殺生,所以堅持吃素,然後他全家便跟著吃素, 每次邀他們 來家裏 playdate 時最麻煩的就是要幫他們準備全素的餐點。
某日如詩帶著孩子來我家玩時,順便帶了一道她做的以豆子為主的素菜,那道菜非常爽口下飯又營養,嚐過後令我難以忘懷, 但當時我不知哪根筋不對,竟沒跟她要食譜...數日後一個機緣下我們又碰面了, 當時我便忍不住向她請教她先前帶到我家的那道豆子佳餚的做法。因事隔多日,如詩似乎想不起來我說的是哪道菜....聽了我的描述,她歪著頭想了幾秒後,就幫我寫下了今天這篇文章所介紹的菜。捧著如詩在我記事本上所寫下的密密麻麻用料,我不疑有他地跑到超市添購所有所食譜裏提到的各式香料, 然後再捧著所有的材料回家按著她所寫的步驟煮了一大鍋豆子,結果我出乎意料地做出與如詩上次 帶到我們家那道菜口味迥異的另一道菜。她之前做的那道菜口味清淡,但我依照她食譜做出來的卻是一大鍋香氣濃郁的咖哩豆?!
以下是如詩的咖哩豆手稿圖
因為用料繁多,每次做這道菜前都要先複習一下食譜。這食譜原本抄在記事本裏,我一定要在趕在哪天不小心丟了記事本前把內容輸入電腦,因為我實在記不住這麼多香料的名稱與份量。現在我把如詩的手稿翻譯如下:
材料:
1. 各種西式豆類 兩杯 (例: 墨西哥腰豆, 印度黃豆,斑泥豆, 但敏豆不宜) 2 cups Beans-assortment (red chili beans, yellow dahl, pinto beans, avoid kidney beans)
2. 洋蔥 一大個 切小片 1 onion
3. 濃縮番茄泥 1 杯 1 cup pureed tomatoes
4. 肉桂棒 (一般約兩吋長) 1/4卷 ~1/4 coil 2 inch stick of cinnamon
蒜頭 3 顆 3 cloves garlic
丁香 5 整粒 5 whole cloves
芫荽粉 1茶匙 1 tsp ground corriandar
薑黃 半茶匙 1/2 tsp turmeric powder
茴香籽 1 茶匙 1 tsp cumin seeds
5. 芥菜籽 1 茶匙 1 tsp black mustard seeds (optional)
小荳蔻夾 5 整粒 5 whole cardamom pods (optional)
辣椒粉 半茶匙 ~1/2 tsp chili powder (optional)
興渠 些許 pinch of Asafetida (optional)
橄欖油 2 湯匙
糖, 鹽, 水 適量 salt, sugar, water
烹調步驟:
1. 先煮開一鍋水,加入豆子煮至豆軟為止 (我懶得照如詩的食譜買這個豆,那個豆的,所以就用此間很普通的斑泥豆, Pinto Beans 瓜代,做出來效果還不錯)
2. 另起鍋把橄欖油以中火加熱,加入 5 料 (若不想吃辣或買不全各式香料,此步驟可省略)
3. 油鍋內依序加入4料,重要的是芫荽粉與薑黃粉的比例要對 (約2:1),否則味道會很怪。比例對了就可做出咖哩味
4. 把切好的洋蔥丟入鍋內翻炒至呈半透明狀
5. 加入番茄泥 (若太濃稠可加些水)煮滾
6. 最後把煮好的豆子加進香料鍋, 再加入適量的糖,鹽調味即可
透露一個小撇步,這道菜裏若加些肉 (或甚至把豆子換成雞肉) 味道會更好。
我就這樣莫名其妙地學會了調製咖哩醬的做法。
對於這道菜我有個感想,就是這菜的風格很如詩: 外表樸實低調,但內容豐富充實。。。